2020年上半年课题组取得丰硕成果,共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7篇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15 阅读:2111次

20201月至7月,课题组成员撰写或译介的7篇学术论文相继在《民俗研究》《文化遗产》《民族文学研究》《中华戏曲》《戏曲研究》等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出版信息详见“大事记”)。

首席专家、中山大学教授王霄冰的《民俗资料学的建立与意义》一文提出了广义的“民俗资料”的概念及其丰富的类型,以及构建“民俗资料学”的构想。该文将民俗资料的搜集整理、分类属性、保存利用等问题纳入到民俗资料学的研究范围之内,从理论与方法、跨学科合作、组织或机构支持等方面论述了民俗资料学的建设路径。作者认为,民俗资料学有助于促进民俗学的学科发展,推动民俗学与历史学、文献学等相邻学科乃至计算机科学形成对话,强化民俗学面向政府、社会团体与个人的咨询服务功能。

北京大学王京副教授的《民俗学与历史学的对话——日本神奈川大学“综合资料学”的探索》与王霄冰教授的论文互为呼应。文章主要介绍了日本民俗学研究重镇——神奈川大学历史民俗资料学的“前世”与“今生”,梳理了民俗学研究与资料学的关系、民俗学与史学的关系及其在日本的发展脉络,指明了日本学界对于从资料角度奠定文化研究之基础的学术构想。作者认为,神奈川大学历史民俗资料学在建立和建设“综合资料学”方面的探索经验值得中国民俗学借鉴。依托信息技术的进步,探讨并尝试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建立跨学科的资料学基础,将有助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今后的发展。

中山大学2020届毕业博士崔若男今年上半年共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其中的《术语互译:ballad的汉译与歌谣运动研究》一文,从“互译性”的视角出发,梳理了中国近代歌谣学中的“ballad”与“歌谣”的术语对译过程,并探讨了超越术语本身的思想史与文化史相关问题。《韦大列<北京的歌谣>与中国现代歌谣运动》一文则深入解析了意大利汉学家韦大列在《北京的歌谣》中提出的“真诗”概念的内涵,探讨了西方汉学家如何将民间歌谣归入“诗”(poetry)中进行考察,及其对歌谣运动中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来华西方人建立了“诗”和“poetry”的对应关系,并将民间歌谣引入“诗”的范畴,肯定了民间歌谣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价值;这对晚清“诗界革命”产生了影响,并进一步促成了中国知识分子对歌谣的“文艺的”价值的认同;《北京的歌谣》对歌谣的注解从语言、情感两个方面凸显了歌谣的“真”,为中国学者采集歌谣提供了范本。

深圳大学陈雅新博士借助海外藏图像史料、中西文献撰写并发表了《西方史料中的19世纪岭南竹棚剧场——以图像为中心的考察》和《外销画中的十三行街道戏曲商铺考》两篇学术论文。在第一篇文章中,作者对19世纪岭南竹棚剧场的情况进行了探究,从选址、构造、形制、设施、经营管理等方面再现了岭南竹棚剧场在19世纪的面貌,并考述了其搭建者、祭祀功能与商业功能,指出岭南竹棚剧场所代表的兼具祭祀与商业双重功能的剧场类型在戏剧史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另一篇文章则通过对19世纪广州外销画的考释,分析了画中所绘戏服铺、戏筵铺、搭戏棚铺、奏乐铺等戏曲商铺的细节,进而揭示了十三行街道上戏曲商铺的种类与经营情况,展现了当时广州繁荣的戏剧生态。

黄媛的《西班牙传教士文献所见明代潮汕妇女服饰》根据明末西班牙来华耶稣会士阿德里亚诺·德·拉斯·科尔特斯(Adriano de las Cortes)所著的《中国纪行》中所描述、绘制的明代潮汕地区“文公帕”“潮屐”“翘鞋”等妇女服饰,探讨了《纪行》的史料价值。作者认为,《纪行》对明代潮汕妇女服饰的记载,不仅显示了当时潮汕地区妇女服饰的丰富性,并进一步展现了明末礼教束缚渐宽与民族融合背景下潮汕地区具有生气的各阶层女性群像与服饰演变。

在译介类成果方面,中国海洋大学李扬教授与陆慧玲合作翻译了澳大利亚学者贺大卫(David Holm)教授的论文《<罕王>的平行式:广西中西部壮族史诗》。文章以壮族仪式经文《罕王》中大量存在的平行式为研究对象,在概述其文化背景和社会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实时仪式演述语境和声响景观。作者对这些平行式进行了统计与类型分类,将之分为平行式对句、类似平行式对句和扩大式平行式对句等,考察其修辞和韵律效果,并初步讨论了经文中出现的存在对应关系的词语和概念类型,包括自然类型、中原—本地的平行式等。

   上述阶段性研究成果的发表,意味着课题组在民俗资料搜集、整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深化各项子课题的探索与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