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课题负责人李扬教授与硕士生陆慧玲、中山大学汉语言专业毕业生林雪莹已完成《中国童话》(原名《中国夜谭》)一书的翻译工作
发布时间:2019-12-20 阅读:1789次


近期,子课题五负责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李扬和硕士生陆慧玲、中山大学汉语言专业毕业生林雪莹已完成《中国童话》(原名《中国夜谭》)一书的翻译工作,将进行下一阶段的校对并等待出版。该书系美国传教士菲尔德(Adele M.Fielde,1839-1916)女士于19世纪末在中国广东潮汕地区搜集并整理出版的一批民间故事,初版时书名为《中国夜谭》(Chinese NightsEntertainment),书内穿插有多幅由汕头当地画家所作的插画;1912年该书再版,书名改为《中国童话》(Chinese Fairy Tales),并增改了第二版序言。本译著以中英文对照的方式编排出版,全书近20万字。菲尔德女士精通潮汕方言,具有民俗学的研究意识,《中国童话》是第一本以现代田野作业方式采辑的中国民间故事集,保存了珍贵的第一手地域民间口头叙事材料,对民间故事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是一本趣味盎然、受读者喜爱的故事读本。在探讨海外中国民俗研究发轫期的实绩时,本书应是民间叙事搜集整理的代表作。2012年,由于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美国Forgotten Books将之作为经典书籍重印再版。

20196月,由李扬陆慧玲撰写的《近年西方学界南方民间文学研究举隅》一文发表于《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文章择要评述了近年西方学者有关中国南方民间文学的研究成果。该文认为,西方学界对南方民间文学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仪式经文与史诗、民间故事、中越边境的历史与传说、瑶族文献《评皇券牒》等;海外学者的研究,也引发了国内学者对民族志英译等话题的热烈讨论;西方学者基于不同学术传统形成了旨趣相异的研究方法与思路,以贺大卫、费伊、安乐博、伊莱等人为代表;其研究整体体现出的广阔的国际视野、多学科理论方法的运用等,值得国内学者借鉴。

20199月,由李扬陆慧玲翻译的《<罕王>的平行式:中国南方广西中西部壮族史诗》一文,已收到CSSCI刊物《民族文学研究》的用稿通知,将于2020年第3期或第4期刊出,该文系台湾政治大学的澳大利亚籍教授贺大卫(David Holm)在壮族仪式经文研究方面的最新力作,对“布洛陀经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原文发表于《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2017年第31卷,译文篇幅近3万字。该文对壮族口头文化中歌曲和平行式诗歌的作用进行了概述,并提供了一种关于诗行和段落的类型研究,贺氏随后从经文在实时及仪式演述中的诵念声音景观的角度,重新分析了这些类型范畴并由此从客观记述返归多种主位视角,分析了当大量参与者进入仪式空间时,持续的叙事及其诗意为之所产生的修辞和情感力量。

201911月,子课题组负责人李扬教授和硕士生陆慧玲郭倩倩牛鲁燕孙金童刘琨赴北京,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专题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内容:中国海洋大学课题组将协助完善数据库的信息录入与建设,并针对不同专题开展研究,预计于2020年底编辑完成《英语国家 的中国民俗研究及相关资料》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