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霄冰、刘奕孜:《民俗入画与图像证俗——兼论民俗学的图像研究法》,《民族艺术》2024年第5期。
【内容摘要】民俗早在远古时期就已与图像结缘。早期的岩画、陶器、青铜器、墓葬壁画、帛画等都包含有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神话传说、精神信仰的内容。魏晋以降,以社会生活为描绘对象的风俗画成为中国美术的重要分支。丰富的图像类民俗资料越来越多地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文本研究一样,民俗学的图像研究也需从资料的搜集、归类和量化统计开始,并对民俗入画的过程进行追踪,首先解决哪些人在什么时代背景下、应何种需求、为谁画和如何画的问题。其次围绕特定的民俗主题,细读画作“文本”,考察画工选取哪些民俗要素入画并分析其原因,包括其在表现手法上所沿用的套式,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图像民俗志的理论。透过图像,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一些历史民俗事象的具体面貌与细节,而且可以通过阐释图中蕴含的符号意义理解民众的思维逻辑。即便是那些因主客观原因而偏离了真实性的画作,也能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特定人群的生活理想、精神追求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民俗图像;风俗画;图像民俗志;民俗资料;民俗史